产品描述
做法
鹌鹑肉知识介绍: 鹌鹑为雉科动物。俗话说:“要吃飞禽,鸽子鹌鹑。”鹌鹑肉、蛋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
鹌鹑肉做法指导:
子姜鹌鹑的制作材料:
主料:鹌鹑肉500克
辅料:子姜150克
调料:植物油50克,料酒20克,盐15克,白砂糖5克,大葱10克,大蒜(白皮)10克,辣椒油5克,香油3克,味精3克,豆瓣辣酱25克
教您子姜鹌鹑怎么做,如何做子姜鹌鹑才好吃。
1.鹌鹑初步加工后,斩去头,爪,剖开背脊,除去内脏斩成块。子姜切厚片,大蒜头去皮。
2.锅内加水,置旺炎上,放入鹌鹑焯水,烧开撇去浮沫,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。
3.炒锅烧热,放入生油,将葱段,蒜头,豆瓣辣酱入锅煸炒,随后下姜片略炒,再放入鹌鹑块;加适量清水和盐,白糖,黄酒,烧开改用小火焖煮,待鹌鹑酥软,再用大火收浓卤汁,加入红油,香油,味精拌匀,起锅放入盆内冷却,装盘食用。
做法二
鹌鹑粥的制作材料: 主料:粳米100克,鹌鹑肉300克
调料:大葱15克,姜15克,料酒10克,盐2克
教您鹌鹑粥怎么做,如何做鹌鹑粥才好吃。
1. 将鹌鹑宰杀,整理干净,用冷水略加浸泡,去掉血污,放入碗中;
2. 葱、姜洗净,切成末,放入鹌鹑碗中,加入盐和料酒拌匀;
3. 将碗放入蒸笼,用旺火蒸半小时;
4. 见鹌鹑熟烂,拆去骨头备用;
5. 粳米洗净泡好,放入锅中,加入冷水约1500毫升,先用旺火烧沸;
6. 再改用小火,煮至米粒开花时放入鹌鹑内,煮至米烂粥稠即可。
小帖士-食物相克:
粳米:唐·孟诜: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,发瘤疾。不可和苍耳食,令人卒心痛。”
清·王盂英:“炒米虽香,性燥助火,非中寒便泻者忌之。”
鹌鹑 (中药)
鹌鹑,中药名。为雉科动物鹌鹑Coturnix coturnix (Linnaeus)的肉。分布于我国东北到东南大部分地区等地。性平味甘,具有补中气,强筋骨,止泻痢之功效。常用于小儿疳积,下痢,百日咳。
入药部位:肉。
性味:味甘,性平。
归经:大肠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
功能:补中气,强筋骨,止泻痢。
主治:小儿疳积,下痢,百日咳。
相关配伍:水肿:鹌鹑2只,去毛及内脏,加少量酒,不加盐,炖熟吃。每日吃1次,连吃3次。(《常见动物药》)
用法用量:内服:煮食,1-2只;或烧存性,研末。
禁忌:
1、《食疗本草》:“不可共猪肉食之,令人多生疮。”四月以后及八月以前鹑肉不可食。
2、《七卷经》:“食之令人忘。”(引自《医心方》)
生理特性:
小型禽类。 体长约16厘米。形似鸡雏,头小而尾凸。嘴短小,黑褐色。虹膜栗褐色。头顶黑而具栗色的细斑,*冠以白色条纹,两侧亦有同色的纵纹,白嘴基越眼而达颈侧;额头侧及颏、喉等均淡砖红色。上背栗黄色,散有黑色横斑和蓝灰色的羽缘,并缀以棕白色羽干纹;两肩、下背、尾均黑色,而密布粟黄色纤细横斑,除尾羽外,并都具有蓝灰色羽缘;背面两侧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纹,极为鲜丽。两翼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淡橄榄褐色,杂以棕白色黑缘的细斑;初级飞羽大多暗褐色而外缀以锈红色横斑。胸栗黄色,杂以近白色的纤细羽干纹。下体两侧转栗色,散布黑斑,并具较大的白色羽干纹,至下肋宽阔而显着。腹以下近白。脚短,淡黄褐色。
产 地:
冬季常栖于近山的平原,潜伏杂草或灌丛中,主食谷类和杂草的种子。繁殖于东北,迁徙及越冬时,遍布我国东部。我国东北到东南大部分地区均有产,现已大量人工饲养。 [2]
采集加工:
宰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,鲜用,或取肉鲜用。
手机网站
微信号码
地址:山东省 济宁 嘉祥开发区
联系人:葛经理先生(经理)
微信帐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