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头批发白条鹌鹑
  • 汕头批发白条鹌鹑

产品描述

    鹌鹑为雉科动物。俗话说:“要吃飞禽,鸽子鹌鹑。”鹌鹑肉、蛋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

    鹌鹑又简称鹑,是一种头小、尾巴短、不善飞的赤褐色小鸟,鹌鹑肉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食物,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、肥胖症患者食用。鹌鹑可与补药之王人参相媲美,誉为"动物人参"。

    医界认为,所含丰富的卵磷,可生成溶血磷脂,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,可阻止血栓形成,保护血管壁,阻止动脉硬化。磷脂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,具有健脑作用。

    适合人群

    一般人都可食用。 是老幼病弱者、高血压患者、肥胖症患者的上佳补品。

    制作指导

    适用于炸、炒、烤、焖、煎汤等烹调方法,如“香酥鹌鹑”、“芙蓉鹑丁”、“烤鹌鹑”等;或做补益药膳主料。

    食疗作用

    味甘、性平,入大肠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经;

    可补中益气、清利湿热;

    主治浮肿、肥胖型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贫血、胃病、肝大、肝硬化、腹水等多种疾病。

    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肉能补五脏,益中续气,实筋骨,耐寒暑,消结热”,“肉和小豆、生姜煮食,止泄痢、酥煮食,令人下焦肥。”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,身虚体弱、咳嗽哮喘、神经衰弱等症。

    治疗神经衰弱或欲提高智力:可将鹌鹑肉与枸杞子、益智仁、远志肉一起煎熬食用。

    治肺结核和肺虚久咳:可用沸水、冰糖适量,冲鹌鹑蛋花食用。

    治肾虚、腰痛、阳痿:可用鹌鹑蛋炒韭菜食用。

    中国食用鹌鹑历史已久。用鹌鹑作的佳肴始见于《齐民要术》之“五味脯”。

    饮食禁忌

    鹌鹑肉不宜与猪肉、猪肝、蘑菇、木耳同食。

否则会使人面生黑斑。

    鹌鹑是一种古老的鸟类,分布极广,品种繁多。其肉和蛋营养丰富,味美适口,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。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鹌鹑的图像。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鹌鹑的记载。中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,也是饲养野鹌鹑较早的国家之一。《诗经》中有过“鹑之奔奔”,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筵有悬鹑兮!”的诗句,战国时代,“鹑”被列为六禽之一,成为筵席珍肴。到了唐、宋以后,对它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已有不少描述记载。鹌鹑的早期驯养目的不是为了食用,而是为了赛斗,赛鸣。唐、宋时期赛鹑在皇宫和民间都非常盛行。到了明代,已逐步发现其药用价值。清朝康熙年间贡生陈面麟着有《鹌鹑谱》,书中对44个鹌鹑优良品种的特征、特性分别作了叙述。对饲养各法如养法、洗法、饲法、斗法、调法、笼法、杀法以及37种宜忌等均有详细记载。这对我国发展鹌鹑饲养带来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 较大规模的驯化和饲养起源于日本。

    在1596至1781年,日本便有了笼养鹑,到1911至1926年,日本便涌现了专门从事鹌鹑繁殖改良方面的研究,培育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日本鹑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近30年来,日本的养鹑业渐渐发展,其饲养数量曾经较长时间居世界之首。现在,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鹌鹑的饲养,尤其是美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朝鲜、东南亚各国均有较大规模饲养。在朝鲜,几乎每个养场都设有鹌鹑车间。鹌鹑的饲养业,在日本和朝鲜两国的养禽业中已跃居第二位。中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进鹌鹑来沪繁殖。70年代开始引进朝鲜鹌鹑,80年代又相继引进法国肉用鹑。鹌鹑已被人们逐渐认识,视作滋补珍品,其饲养业也逐渐扩大繁荣。

    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

1、开水与开食: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,补充体内所耗水分。 远距离引种是,应在饮水中加5%~8%的葡萄糖,第3天在饮水中加0.01 %的高锰酸钾。饮水后即可开食,在粉料中添加0.1%土霉素粉,以防白痢发生。一般每天喂6~8次,也可任其自由采食,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。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:3日龄3~4克,5日龄5~7克,7日龄9~11克,11日龄13~15克,15日龄16~18克。

2、日常管理:①0~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,加料、喂水要当心。 ②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。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,防止饮水沾湿绒毛。③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光照。④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,检查并调整好密度,防止啄癖发生。⑤做好防鼠害、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。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。⑦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表。

    鹌鹑育成期的饲养管理

    指15~35日龄(蛋用鹑)或40日龄(肉用鹑)仔鹑的饲养管理。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。肉用仔鹑(含淘汰的种用仔鹑)至育成期结果(有时经育肥)时上市。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~14天,但体重低于母鹑,至40日龄左右便 有求偶与交配行为,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。种用仔鹑多在5~6周龄进行选种,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。 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,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,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,效果尚可。欧美国家采用“平-笼”结合方法,即前期平养,20日龄后笼育,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。其笼高12厘米,80只/㎡,暗光照,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。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。 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,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群,公母鹑应分笼饲养。定期饲喂,喂后遮暗,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,即1小时照明、3小时黑暗,可获得较高活重、成活率,降低料肉比。 

    鹌鹑产蛋期的饲养管理

    种鹑及商品产蛋鹑的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似。而蛋用型与肉用型种鹑的饲养管理则有各有特点。

1、转群:育成母鹑至35~40日龄,约有2%左右已开产时应予转群,以熟悉新环境。较好在夜间进行转群,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,保持安静。在转群的同时,按种鹑要求再进行一次严格选择。

2、产蛋规律与利用年限: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点前,而以下午3点、4点为较多。 在笼养情况下,种母鹑利用年限为1~2年,但一般多采取“年年清”,育种场可利用2~3年,但实践中采种时间仅利用8~10个月,以确保种蛋质量。 商品蛋鹑仅利用10~12个月。生产中应主要考虑产蛋量、种蛋合格率、受精率及其经济效益和育种价值。

3、强制换羽: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,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。一般自然换羽时间长,换羽慢,产蛋少且不集中。实施方法:停料4~7天、黑暗,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,接着脱落羽毛,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。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。饮水不可中断。必须淘汰病、弱个体。

4、日常管理要点:①要保持饲料与饮水的正常供应,并据产蛋率、 气温调整饲粮。②防止子宫外翻,注意控制体重与膘度。③在夜间与早晨各集蛋1次, 应采用蛋托分装,防止堆压破损。④防止各种应激,严防兽害。⑤做好日常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


http://www.sdrcsp.com
产品推荐

Development, design, production and sales in one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

您是第2144558位访客
版权所有 ©2025-02-24 鲁ICP备2025140198号-1

山东儒成食品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.

技术支持: 八方资源网 免责声明 管理员入口 网站地图